您的位置:首页 > 创建动态 > 正文

《中国教育报》报道我校张志勇教授事迹

发布时间:2022-07-02 13:51:00  作者:  点击量:

​      7月1日,《中国教育报》人物版刊登《张志勇:校园足球推动者》,深度报道我校省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校园足球感动人物张志勇教授,“志”守初心,“勇”担使命,“俯首为孺子,全心强少年”,作为学校体育界的“黄埔一期”和山东“校园足球”的总策划师,把全部身心奉献给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特别是校园足球事业,为国家体育教育和新时代的“少年强”大业建功立业的事迹。

  现将报道全文转录如下:

  “‘志’守为党为国育人之初心,‘勇’担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之使命。”提起山东省学校体育和校园足球的发展史,山东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志勇是一个不能不提的名字。作为新中国体育理论和学校体育领域的继承者和坚守者,他40年如一日地把全部身心奉献给了体育教育和校园足球事业,为国家体育教育和新时代“少年强”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张志勇长年深入体育教育教学第一线,设计和推进了山东省校园足球教育工程,促进了全省2307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215万名学生直接参与足球运动,带动近14000所各级学校体育活动,形成了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山东模式”。2019年,他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感动人物”。

  两封书信播下一颗金色的种子

  张志勇出生在山东济宁的一个教师之家。他有着深厚的教师情结和育人情怀。当他被选为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时,同行这样评价:“张志勇是为体育教育而生的!”

  谈到职业生涯的开始,张志勇饶有兴趣地介绍,“我上小学和中学时热爱体育,文化课学习也很好。但高考时为了考上好大学,一心备考,甚至还付出了健康代价。”是体育让他转危为安,从此,体育成了改变他人生方向和实现他人生价值的关键。后来,他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并立志用体育给更多的孩子带来健康和快乐。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张志勇面临毕业后的就业选择。当时,在校园里,张志勇不仅是老师们眼中标准的好学生,还是学习社团的带头人,受到了各用人单位的青睐。但就在人生选择的关键路口,两封家书让他坚定了“追梦”的方向。

  张志勇的舅舅是早期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高才生,毕业后响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自愿来到了贵州最贫穷的山区铜仁任教。在艰苦的条件下,张志勇的舅舅将一生奉献给了当地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祖国需要的栋梁。舅舅一直是张志勇心中学习的榜样,“人,要像一颗种子,党的教育事业把种子播到哪儿,你就应该在哪儿扎根、开花、结果。”舅舅的来信,给张志勇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经过深思熟虑,张志勇作出了留校当老师的选择。

  在那个年代,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并不高,周围人也并不理解张志勇的选择。无形的压力让他一度陷入困惑之中。在徘徊之际,张志勇又收到了父亲的家书。同为教师的父亲在信中恳切地写道:“将风光交给他人,把沉淀留给自己,当好教师可积累一生最有价值的宝贵财富”。信中,父亲还告诫他,“当老师第一要耐得住寂寞,第二要耐得住清贫。你选择在大学教体育会大有用武之地。”父亲的这封信给他吃下了定心丸。从此,张志勇沉下心、俯下身,扎根教育一线,这一干就是40年。

  40年来,张志勇辛勤耕耘,把学生视为“事业的发展和生命的延续”,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上百人。在当选为全国校园足球感动人物时,张志勇曾说,“学校生长60载,讲坛耕耘40年,一心只为少年强”。

  这些年,张志勇先后荣获“省级教学名师”“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等称号。2019年,经层层选拔、逐级评选,他被评为年度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

  成为真正的“学校体育人”

  留校之初,年轻的张志勇意气勃发,希望在新的工作岗位有所作为。然而,他很快发现自己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处境:一方面,本科毕业的他要想教好本科生,缺少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教授技能;另一方面,学校体育教育的理论、理念和实践已落后于时代发展。踌躇满志的他迎头“撞进”了改革、重建和发展中的诸多迷茫。

  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岗位要求,成为体育教育方面的行家里手,是摆在张志勇面前的一道难题。

  “改变这种困境必须练好内功。”张志勇开始当起了“老师”与“学生”的双重角色,过起了“三头跑”的日子。他背起书包、走进教室,到其他院系旁听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系统学习有关体育和教育的理论知识,进行“知识充电”。同时,在为本校学生授课中完成“知识放电”。此外,他还兼职了山东师大附属中学的体育老师,义务承担体育实践课,以便深入了解和研究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的现实问题。

  就这样,张志勇把工作和学习时间放大了三倍,自己的睡眠时间却被压缩到每天只有4到5个小时。由于长期超负荷地学习、工作,他曾在讲台上晕倒。回顾当时的状态,张志勇形容,“就像是在两张白纸上画画。”一边要学习、研究体育理论,在自己的这张“白纸”上“临摹”,一边要将自己的所学所得传授给学生,为学生这张“白纸”“素描着色”。

  1984年,原国家教委和国家体委联合委托上海体育学院开设了中国首届学校体育学教师进修班,这一进修班也被体育界称为“学校体育的黄埔军校”。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我国学校体育学的真正开端,标志着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理论与实践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作为我国学校体育的“黄埔一期”,这次进修也成了张志勇职业生涯的新起点。“在学习中,我们如饥似渴吸纳着中外体育教育理论与知识。”张志勇感慨,通过这次进修,他获得了系统性的学习和训练,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学校体育人”,为后来实施他的体育“少年强”梦想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中,他坚持“黄埔精神”,勇于改革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学生培养要从知能养成到生涯对接的培养路径模型,构建了“雁阵式”专业群生态发展模式,培育了3个国家一流专业的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建设了全国领先的高质量体育与健康人才培养高地。他多次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及本科和研究生优秀教学奖,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带头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及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

  张志勇率先倡导“积极健康观”,提出“建设体育促进的积极健康社会生态系统”的构想,在教改实践中突出体育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新时代意义。作为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山东省大、中、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他指导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为全国多省、市“国培计划”主讲,传播体育教育新理念。受山东省体育局委托,他还创立了山东省体育政策研究院。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张志勇主编的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健康运动学》以积极健康理念创新构建了体育与健康促进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为人们的健康生活追求和健康社会建设提供了体育方案。他主编的《体育教学论》教材在全国广泛使用。

  校园足球科研团队的“黄大年”

  一直以来,足球是我国体育迷心中的一个“痛”。

  2015年3月,国家出台《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同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委下发《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校园足球作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就中国足球梦想的国家战略全面展开。

  张志勇意识到,国家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战略正是实现强国梦和铸造“少年强”的时代战车。2016年,张志勇受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和山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依托山东体育学院创立了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

  从那时起,张志勇带领团队大胆探索和创新,主持制定了《山东省校园足球整体发展规划》《山东省校园足球训练营建设指南》等文件,实施了山东校园足球“521工程”,与英国、丹麦、意大利等多个国际组织开展有效的合作,打造了《山东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联赛》等系统赛事制度,实施“体教融合”,把校园足球竞赛打造为既促进精英提升又兼顾普及教育的动力系统,以长效机制推行山东省校园足球师资的专业提升,“山东模式”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

  “我们构建起了等级资格、校园资质、专业能力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一支懂足球、善教育、强管理的校园足球师资团队正在加速成长。”张志勇说。

  “让全省1200万孩子在足球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也让团结协作、拼搏创新、追求卓越的足球精神植根在孩子们心中。”2019年,张志勇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感动人物”。作为唯一一个以高校教师入选的获奖者,他认为这是对自己体育教育工作的最好肯定。

  校园足球工作,涉及科研、教学、师资建设等方方面面,张志勇意识到,仅凭个人力量远远不够,“体育的‘少年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人才引领和团队协作,同心协力实现目标。”他广发“英雄帖”,从各领域引进高端人才。

  截至目前,张志勇团队已有成员2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60%,博士占80%,“80后”“90后”占一半以上。2021年,该团队荣获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马玉华是团队骨干成员,在她的字典里,几乎没有寒暑假和双休日。在患病住院期间,她仍然心系团队,坚持工作。2021年,马玉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和“山东省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

  “强将手下无弱兵,有黄大年式的张志勇在前面冲,我们没有理由不跑。”马玉华深有体会。在张志勇的团队里,所有成员都是校园足球的“志愿者”,是为校园足球贡献出自己业余时间的“奉献者”。

  星光不负赶路人。经过五年奋战,团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张志勇的带领下,团队有效探索了新时代“少年强”的新路径,为政府决策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专业服务。同时,团队通过组织建设,国家一流专业点建设和一流课程建设,将自身打造成了一个高水平的卓越集体。

  四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俯首为孺子,全心强少年。

  那些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少年,那些在绿茵场上奔跑的孩子脸上健康灿烂的笑容,就像张志勇体育教育事业的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原文链接:《中国教育报》2022年7月1日第6版:

  新闻来源网址: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2-07/01/node_7.htm

  (孟晓平)